主页 > imtoken钱包下载注册教程 > 可以消费数字人民币。微信和支付宝恐慌了吗?

可以消费数字人民币。微信和支付宝恐慌了吗?

imtoken钱包下载注册教程 2023-03-26 05:08:06

数字人民币与纸币和硬币一样,是人民币现金。然而,数字人民币是由数字信号产生的,方式略有不同。而且与电子支付不同,数字货币支付不需要网络。

10月11日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家科学院办公室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区实施方案(2020- 2025)”(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深圳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

在具体条款上,《规划》从三个方面为深圳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重点支持:

一是支持资本市场建设先行先试。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试点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建立新三板上市公司转板上市机制。优化私募基金市场准入环境。探索优化创业投资企业的市场准入和发展环境。依法依规在基础设施领域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

二是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深圳分公司为依托,建立金融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开展数字人民币内部封闭试验,推动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应用和国际合作。

三是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深圳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融资。开展本外币结合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支持深圳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推动完善外汇管理体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金融机构在深圳依法发起设立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依法合规在深圳取得支付业务牌照。推进与国际接轨的金融规则体系建设。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启动的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工作。

深圳数字人民币红包再次成为焦点

10月8日晚,微博“深圳微博发布厅”发布消息称,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结合促进地方消费政策,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启动了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该试点项目由深圳市罗湖区资助。一定数额的资金将通过抽签以数字人民币红包的形式发放至深圳个人数字人民币钱包。公众可在有效期内持有发放给罗湖区指定商户的数字人民币红包。消费。本次活动向深圳市个人发放1000万元“赠送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每个红包金额200元,红包总数5万个。

根据“深圳发布”微信公众号10月11日发布的消息,“生活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抽奖活动已经完成。深圳市共有1913847人通过“iShenzhen”系统顺利完成“畅享罗湖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预约登记。

5万中奖市民可首次尝试数字人民币红包红包。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辖区内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的3389家商户无消费门槛。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走访深圳市罗湖区多家已完成数字人民币系统改造的商户发现,目前,万象城、KK Mall等大型商场在罗湖区比较火爆,系统改造已经完成。各商户收银台均已统一张贴“数字人民币”标识。不过,从商家和商场从业者的反馈来看,所有装修完成的商家都承诺只要有优惠券就可以使用。然而,数字货币的使用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目前,用户数量非常少。之前一直处于内测阶段。今天是公开发行的第一天,很多商家还没有实际操作。未来的推广取决于银行和商户的具体政策。

8月14日,商务部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河北、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中西部有条件的试点地区将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中国人民银行制定政策保障;一是在未来的冬奥场景中得到深圳、成都、苏州、雄安新区等相关部门的协助,并酌情扩展到其他地区。

此后,不断有数字货币试点取得进展的报道。深圳罗湖区发放数字货币红包,不仅是特区成立40周年大礼包中的惊喜之一,也被视为数字货币的落地。标志信号。

纸币倒计时?

随着数字货币的出现,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纸币会被取代吗?

数字人民币与纸币和硬币一样,是人民币现金。然而数字人民币提现到银行卡,数字人民币是由数字信号产生的,方式略有不同。而且与电子支付不同,数字货币支付不需要网络。

据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介绍,未来数字货币的使用可能是这样的:只要你我手机上有一个数字人民币的数字钱包电话,你甚至不需要网络。只要手机有电,两部手机就可以将一个人数字钱包中的数字货币“触摸”给另一个人。

从定义上看,数字人民币定位为M0,是法定货币,属于公共物品。数字人民币系统将成为免费的价值转移系统和惠及大众的金融基础设施。个人赎回数字人民币时,商业银行不收取服务费,将从两个方面提升数字人民币用户的福利:一方面为全社会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另一方面,也将减少现有电子钱包中资金沉淀的现象(人们可以将暂时不需要的数字人民币免费兑换回商业银行账户系统),消费者和个体工商户可以有更多选择分配自己的资金。

但是纸币是否进入了它的消亡倒计时?市场认为应该是长期的。但央行数字货币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完全取代纸币,仍将作为普通民众日常消费的补充。迈向“无现金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此外,数字货币时代的到来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的社会结构和制度功能。

支付宝和微信恐慌了吗?

当数字货币来临时,另一个问题是:它会对原有的第三方支付模式产生影响吗?

这种模式似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影响,因为央行数字货币简称 DCEP 由两部分组成: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前者是数字货币,后者是电子支付。 前者代表数字货币的在线流通,后者则表明DCEP的主要业务之一是数字钱包。

因此,市场大多认为DCEP与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有着天然的重叠,无论是其所依赖的网络资源和分销渠道的背景,还是其承担的基本功能,使其具有与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工具自然重叠。支付形成市场竞争关系。

但数字货币和第三方支付本质上还是完全不同的东西。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央行的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只是一种支付方式,它们的工作方式不同。具体来说,机构或个人不接受支付宝或微信支付,不存在法律问题。但拒绝用户以现金或数字货币付款是违法的。

另外,央行的数字货币虽然以形式存在,但DC/EP是完全数字化、虚拟化的。依托数字钱包,流通手段更加便捷,更容易防伪和监管。但是,它对应的是M0,这是央行对货币持有者的无息负债,可以在不通过银行账户的情况下转移价值。

支付宝和微信等移动支付​​工具在货币方面是M1,因为它们本质上仍然是基于银行账户的。支付宝和微信是企业支付系统,而不是合法的支付系统。用户需承担扫码设备的手续费和安装费用。比如使用支付宝或微信取现、跨行转账需要向用户收取手续费,也存在隐私泄露。 、黑客攻击、欺诈和其他风险。用央行的数字货币,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交易是零成本的。

中老年人没有“不”的权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部分用户的担忧来自于是否会对他们现有的生活习惯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尤其是对中老年人。而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也给部分市民带来了困扰。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9.40亿,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从2020年3月的16.9%增加到22.8%。互联网正在进一步向中老年人渗透。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仍然被这个日益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世界所遗忘。

疫情期间,防疫健康码、通讯大数据行程卡、健康申报填报等无处不在的线上应用,当“无健康码被拒”、“不扫码进站”时“汽车”已经成为普遍的现实,很多中老年人感受到了科技发展的另一面。

“数字货币会不会也成为一种强大的支付手段,我要学会下载和使用新的APP。刚学会看微信,还要学新的APP,但还是喜欢用现金。”一位老人用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虽然数字货币不会很快取代现金数字人民币提现到银行卡,但一些消费者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越来越多的餐厅要求顾客扫码点餐。几乎没有出租车司机带来零钱,他们不使用或拒绝使用智能设备。结果就是他们离时代越来越远了。

也许在数字货币诞生的时候这个讨论还为时过早,但在老龄化社会的同时,商业化应该考虑到中老年群体,降低他们的使用门槛,不仅仅是技术难的问题企业所面临的,也是全社会共同探索的方向。